第265章 259 称帝_季汉大都督
乐文小说网 > 季汉大都督 > 第265章 259 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5章 259 称帝

  第265章259.称帝

  “……”

  孙权此时也面色铁青,但还是强忍着愤怒将手里的三柱香插入了香炉之中,强行完成了仪式。

  如此礼毕,孙权在下面众人心不在焉的情况下宣布建国,国号为吴,年号黄龙,文武百官各有封赏晋升。

  如此一来三国之势提前了近七年就出现了。

  当然,孙权这个登基大典和自立为帝的事情也没有刻意遮掩,汉、魏两家也在孙权登基后没过两天就知道了。

  曹魏那边反应还算平淡,只是走惯例宣称东吴是伪帝,不正统,其他也没有什么无关痛痒的惩罚了。

  而季汉这边就不一样了,川中道路难行,消息还没入川,但是冯习第一时间知道消息后,立刻亲自撰文一篇,把孙权全家都黑了一遍。

  先说孙坚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时攻入洛阳私自盗、藏玉玺。是的,冯习稍微添油加醋了一下,就从“无意获得”变成了“有意盗取”,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私盗玉玺后孙坚心神不定,找了个借口准备“逃”回江东,幸得汉室宗亲刘表发觉,将其射毙于樊城。

  而后孙坚之子孙策更是将玉玺宛如货物一样交易给了逆贼袁术,换取争夺江东的兵马,而后攻杀汉室宗亲、朝廷钦封的扬州牧刘繇,窃据扬州。

  再到如今孙权,堂而皇之袭击荆州、公然篡逆背反大汉,可见其自孙坚开始一家三口心中毫无汉室,早有谋逆之心。

  如今孙权更是逆天而行,苍天以狂风惊雷作为回应,而孙权不为所动,迟早要受天罚。

  冯习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几乎沾满了这一期《秘密见闻》的版面,从孙权开始抹黑到孙权,不光有阴谋论、恶意分析,而且还加入了封建社会特有的迷信内容,使自己的这番话语更有说服力。

  加上孙权登基那天的异象也不是什么秘密,配合上冯习刻意让人在东吴境内散播的流言,更加坐实了孙权得位不正的说法。

  而本来就内外交困的东吴,也因此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不过令人觉得吊诡的地方莫过于当事人孙权的情绪反而无比冷静,冷静到了一种恐怖的程度。

  孙权这几日在朝堂之上没有任何愤怒、焦急的情绪,除了将军政要务交由诸葛瑾自行负责,剩下的就是兴建宫殿,挑选美女。

  这让很多大臣都觉得有些大难临头了。孙权这行为不是纯纯的死到临头称帝爽一把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死么?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比如步骘、比如吕岱,再比如诸葛瑾。

  诸葛瑾在孙权称帝后私下面见过孙权,询问如今该如何对敌,是收缩防守还是主动出击,然而换来的就是孙权一句“卿可自决”。

  自决?这点兵力诸葛瑾怎么自决?没办法之下诸葛瑾只能让贺齐带着五千老兵和两万新兵前往柴桑支援孙韶,无论如何柴桑都是战略要地。而吕岱和剩下部队就只能在后方加紧训练。

  实际上诸葛瑾也觉得前途渺茫。就算贺齐和孙韶天神下凡,把荆州军阻挡在柴桑几个月,又能如何?江东现在主要将领十不存一,兵力捉襟见肘,而且加上孙权自立为帝,把投降的路几乎全断了,当真是看不到一丝生机。

  然而既然如今食孙家俸禄,诸葛瑾也打算鞠躬精粹,为孙权站好最后一班岗,尽自己所能抵挡汉军一二。

  “父亲近日为何愁眉不展?”

  一个体态壮硕的青年看到诸葛瑾坐在书桌前愁眉不展,进来憨声问道。

  诸葛瑾抬头一看,是自己的长子诸葛恪,如今诸葛恪都马上二十岁了,生的也是孔武有力,幼时在江东亦有神童之名。

  诸葛恪也是早早就成家了,所以如今的诸葛瑾都当上了祖父了。

  “唉,还能为何?荆州已经在集结大军,不日即将兵临城下,为父作为大都督也不知自己能抵挡汉军多久。”

  诸葛瑾长叹一口气,自己的水准自己是知道的,若是打打山越那些土著诸葛瑾自然颇有自信。然而军事才能远高于自己的陆逊、徐盛他们都被汉军砍瓜切菜一样收拾了,诸葛瑾不认为自己能做到他们都做不到的事情。

  “父亲何必为此发愁?孩儿愿为父亲分忧!孩儿愿亲率一军,击溃汉军,拖延时日,为父亲争取时间。”

  诸葛恪一听是这种简单的问题,立刻拍着胸脯请缨。

  “你?不妥不妥,你无战阵经验,从未带过兵,如今哪有一上来就带兵的可能的?而且对手是冯习、张南那些沙场老将,你如何能敌?

  莫说你,周幼平将军、徐文盛他们哪個不是十倍于你?最终还是全军覆没,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中呆着吧。”

  诸葛瑾没好气地冷哼一声。年轻人口气实在太大了,自己的儿子虽然本事确实不俗,但是也仅限于在江东地界罢了,比他水平更高的那些江东战将都失败了,他去不是送头么?

  “父亲莫要小瞧于我。我敢在此立下军令状,若是兵败,甘愿一死。”

  诸葛恪也是个火爆脾气,听到自己父亲居然隐隐有看不起自己的意思,头铁就要立下军令状。

  诸葛瑾顿时头大不已。

  “这样,你且先随贺齐将军前往柴桑,抵挡汉军一二,先学习学习行伍之事,待到熟练之后再领兵不迟。”

  最后诸葛瑾无法,只能提出一个折中的法子,诸葛恪闻言大喜,欣然同意。于是诸葛瑾无法,只能亲自修书一封准备交给贺齐,毕竟是自己的长子,该交待还是得交待两句的。

  过了两日,诸葛恪换好了一身劲装,骑着一匹快马,背着一包行李提着自己的长枪朝着西南方向而去。

  诸葛恪心中所想无非是一念天地宽,天高任鸟飞这些想法,同时已经开始畅想自己未来能够大破汉军,让贺齐、自己的父亲乃至孙权都刮目相看。

  而冯习自然是不知道东吴发生的这些节外生枝的事情,荆州的大军经过半月的准备,已经妥当,只待冯习一声令下,就可以开拔前往江东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w123.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w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